《一九六五年后的彭德怀》一书,回忆了彭德怀同志在1965年被秘密任命为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第三副主任之后,奔赴三线建设重镇攀枝花,在那里工作和生活的日日夜夜。本文讲述的是彭德怀在体察三线地区老百姓生活时的一个插曲,展现了他对民生的殷切关注和共产党员的一身正气。
一到周末,参加三线建设的职工都爱成群结队地到小街上来“赶场”,从总指挥部所在的渡口大桥到这里的公共汽车,到了星期天就会挤得快要“爆炸”。
离攀枝花会战总指挥部不远的云南境内,有一个小集镇名叫仁和镇,建设大军开进大山里来之前,是这里最大的一个乡镇。镇上共有近百户人家,大都是一些简陋的瓦房和茅草房,一条狭窄的街道不足二百米,全是土路。只要一下雨,街面上就满是泥泞,过路的人和牛马将稀泥带得到处都是。加之有的人家的猪圈、羊圈或牛圈面朝当街,与商店、饭店并立,过路时大街上就会飘来一股莫名的怪味。
正是这样的一个小镇,由于紧邻着川滇两省的交通要道,因此来往的马帮终年不断。这些马帮为这偏远的大山带来了布匹和食盐,同时也将这里的兽皮与特产运往云南和四川。仁和这条小街在当地也就很有了名气,是当地公社(乡)的所在地,小街上住着不少当地的干部。
攀枝花建设拉开序幕之后,由于大山里缺医少药,在“全国支援三线建设”的口号下,从上海迁来了一家医院,在小街的中心位置建了几间平房,改名为仁和医院,开始为三线建设的职工和当地老乡治病。医生和护士都是上海人,到了这里的感觉可想而知。
那些参加三线建设的职工每到星期天休息的时候,都爱成群结队地到这条小街上来“赶场”,在小街上转一转,然后买一点自己需要的生活用品或者一些当地老乡来卖的鸡蛋、香蕉、核桃等。因此从总指挥部所在的渡口大桥到这里的公共汽车,到了星期天就会挤得快要“爆炸”。
听当地老乡说,这里是古代茶马古道的一个重要货物集散地,明清时期热闹得很。朱德当年脱离滇军,去德国留学时,就从这里经过,并结识了当地的绿林豪杰雷云飞。
公社干部说:“自打三线建设以来,这大山里变化太大了,像我这样的人家,现在恐怕也不少了吧。” 彭德怀说:“我问的不是你们这些公家的干部,而是你们这里的老百姓。”
在三线建设的大战场里,有这样一条充满神秘色彩的小街,同样也吸引着彭德怀。彭德怀在特区指挥部同志的陪同下,驱车来到仁和镇。
他夹在赶场的人群里,东瞧瞧西看看,不断地问着各种东西的价钱,在这条极不起眼的乡村小街上,一逛就是一个多小时。
特区陪同的同志怕他累了,就找了一个熟悉的地方,让他进去休息。
这是当地一位公社干部的家,就建在这条小街上。房子是用当时稀少的钢筋水泥和红砖垒成的,屋上的瓦也不是当地的小青瓦或油毛毡,而是建三线工厂的那种大块的新式红瓦。两个房间分左右而建,中间是一间堂屋,收拾得很干净。彭德怀一行进去后,就安排在堂屋的椅子上坐下来休息。
房子的主人年近四十岁,穿着深色的中山装,身体有点发福,说的是当地土话,彭德怀有些听不懂,还得请陪同的特区同志当翻译。
这位公社干部让他的夫人出来与客人见面。女主人穿着当时流行的粉色的确良上衣,下身穿一条蓝色的确良裤子;脚上穿的是白色塑料底布鞋,显得十分得体。她朝客人们笑一笑,然后到屋后的厨房里去拿出一只热水瓶来,为彭德怀一行泡了一壶热茶。
喝够了茶,彭德怀就在屋子里转一转,连说不错不错,乡亲们的生活水平现在是提高了。
特区陪同的同志说:“全靠搞大三线建设,才把这里的生产、生活都带动起来了。这里由于交通不便,老乡过去穷得很,一家几口人就一条裤子,谁出门谁穿。”
彭德怀问那位公社干部:“你们公社里像你这样的人家有多少?”
公社干部说:“自打三线建设以来,这大山里变化太大了,像我这样的人家,现在恐怕也不少了吧。”
彭德怀问道:“我问的不是你们这些公家的干部,而是你们这里的老百姓。”
公社干部说:“那也是有不少的变化吧。”
彭德怀问:“我说同志,我要问你,他们是怎么个变法,是变好了呢,还是变得更坏了?”
公社干部笑着说:“你这位首长也真是,当然是变好了哟,哪有变坏的。”
彭德怀听后高兴地说:“这就好了,我们三线建设的工厂,都摆在寸草不生的山坡上,不与农民争土地,同时又给农村带来了电,带来了方便的交通,经济也流通起来,农民山货也卖得出钱来了,农民自然拥护我们。”
彭德怀一边说着,一边就要朝屋里走。老乡见了,慌忙跑过来,一下子拦在大门前。彭德怀说:“老乡,不欢迎我们到屋里看看呀?” 老乡说:“不……不是……”
最后,彭德怀提出,要到附近的农村去转一转。
公社干部说:“好,我带首长们去看一看。”
汽车顺着小镇外的公路朝前开去,在路边的一片菜地前停了下来,公社干部带着他们顺着田埂,走进了一户有着三间大瓦房的人家。
这的确是一户不错的人家,漂亮的堂屋里挂着毛主席像,家里除了收音机、缝纫机,还有一台手扶拖拉机。彭德怀很有兴趣地问着他家里的生产和收人情况,主人都一一作了回答。原来这是一户蔬菜专业户,由于三线建设的生活物资运输有困难,施工部队和工程队需要大量的新鲜蔬菜,使这些过去无法卖出去的东西,一下子成了抢手货,他的经营也就越做越好,生活条件也就随着改变。公社干部告诉彭德怀一行,三线建设给邻近的小镇带来了活力,也改变了这里人家的生活。
从这户人家出来,汽车向着偏远的村子开去。
车停下来后,彭德怀坚持要顺着山路走,到前面一户茅屋里去看一看。
茅屋前一个青年壮汉穿着一件生羊皮背心,裤腿卷到膝盖上,刚从田里干活回来,满腿都是泥。
彭德怀走上前去,向那个人问道:“老乡,你好啊!”
老乡转过脸来,一见好几个人,中间还有公社的干部,忙说:“同志哥好。”
彭德怀一边说着,一边就要朝屋里走。
老乡见了,慌忙跑过来,一下子拦在大门前。
彭德怀说:“老乡,不欢迎我们到屋里看看呀?”
老乡说:“不……不是……”
这时,那个公社干部走过来说:“彭主任,老乡不允许我们进去,我们还是别进去吧。”
彭德怀对老乡笑道:“怎么,你家里有金银财宝?”
老乡苦笑着说:“哪里有那些东西,我是怕同志哥进去了不方便。”
彭德怀说:“没什么,我们进去看看就走。”
老乡只得将彭德怀一行让进屋子里。
彭德怀一下子火冒三丈,生气地对那个公社干部大声吼道:“升官发财,这是过去的国民党。当官不发财,一心为人民谋利益,这才是共产党。”
屋檐很矮,彭德怀要低着头才能进去。到里面一看,黑咕隆咚,一时什么也看不见。停了一会儿,彭德怀才看清屋子里有一只土炕,上面有一条破被,几个蓬头垢面的女人坐在上面,都用被子盖着自己的下半身。
彭德怀直朝炕上走去。
几个女人一见这个陌生男人要上炕,吓得连连后退。
老乡忙过来介绍:“这年纪大的是我的母亲,这中年妇女是我的婆娘,这个十三岁的女孩子是我的大女儿。”
彭德怀朝她们点着头,要上炕去与她们唠家常。
几个女人顿时吓得哇哇乱叫起来,用那条破被紧紧地裹着身子。
彭德怀不知道她们为何如此,还以为自己违反了当地风俗,就连连向主人道歉。
这时,特区陪同的同志走过来,将彭德怀拉到一边,让那个公社干部帮助“解释”。
公社干部看看屋子里的主人,将彭德怀拉到门外,轻声地说:“首长,那炕是不能上去的。”
彭德怀问道:“为什么?”
公社干部说:“那床上的女人都没有穿裤子。”
彭德怀不解地问:“她们为什么不穿裤子?”
公社干部说:“这是当地人的一种习惯。”
彭德怀问道:“你是不是当地人?”
公社干部答:“是。”
彭德怀又问:“你老婆是不是当地人?”
答:“是。”
彭德怀一下子火冒三丈,生气地对那个公社干部大声吼道:“刚才我们到你家里的时候,你老婆为什么要穿裤子!”
彭德怀立刻找老乡来问,原来这家人因为太穷,全家人只有一条破裤子,平时谁外出谁穿,今天他到地里干活穿了,几个女人就只好都缩在土炕上的破被子里。
彭德怀听后十分生气,对那个公社干部厉声地说:“老百姓穷得连裤子都没有穿的了,你却在镇上住大瓦房,你能住得安心,你尽把小镇四周好的人家让我看,这不是在自己欺骗自己吗?同志,不是我批评你,浮夸风、虚假风害死人呀!公社里还有这样穷苦的老百姓,你这个当官的倒先富起来了,过上好日子了。这在国民党里做官可以,但在共产党里做官就不行!如果我们当官的自己先富起来了,而不去管那些穷人,这就违背了我们当年革命的宗旨,人民就不会再拥护我们,我们自己就要垮台的!就是我们富足了,为官之人也要注意节俭,节俭养性,奢侈丧德,这是封建皇帝朱元璋都明白的道理,我们共产党的干部有的人还不明白。升官发财,这是过去的国民党。当官不发财,一心为人民谋利益,这才是共产党。否则就不是共产党,或者说是假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