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网站!

本站首页 >> 思想教育 >> 正文

基于校地合作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作者:         编辑:          责任编辑:         发布日期:2011-07-15         来源: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1年4月14日   访问量:2194    

 

何根海 谭甲文
摘要:校地合作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之一,是应用型高等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地方高校依靠“校地合作”办学模式,走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之路,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开放式培养体系,是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实践。
关键字:校地合作;应用型本科人才;改革;实践
 
      “校地合作指的是院校与院校地理位置所处区域或相关区域范围内的地方政府等部门的合作。校地合作既是学校开放办学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办学模式,目的是为了处理好学校发展与地方政府、学校与市场的关系,从而为自己赢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多由地方上的师范专科学校、教育学院、广播电视大学、教师进修学校、中等师范学校、职业学校等合并组建而成。学校办学区位在省会城市以外的地市级城市,往往是区域内唯一的高等院校,一般都实行省市共管的管理体制,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特点。校地合作共建有助于地方高校牢固树立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意识,有利于地方高校面向地方经济特色,培育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一、校地合作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关系分析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近年来才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是相对于理论型本科教育而言的。简单地讲,“‘应用型本科教育’就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本科教育。”作为地方类院校,地方性是学校的第一特征,地方特有的历史文化、社会环境、产业特色是地方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校地合作办学模式要求地方院校“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回报地方”,建立适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学科专业建设上,加强应用性专业的调整和建设,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各类应用型人才;在产学研合作上,强调科研技术服务的应用性,为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提供直接的科技文化服务和合作研发。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为地方政府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校地合作的基础。“毫无疑问,地方院校的办学特色应该体现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发展的需要、体现区域经济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体现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综合要求。地方高等学校的定位既是学校内部发展战略的内容,更是国家和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内容。在所有的定位中,人才培养类型与层次定位、服务区域定位(即高校服务区域范围)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一般由高等专科学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等重组、合并、升格而来,其前身有着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办学传统。但是升格后,与国内、省内等老牌本科大学相比,此类院校不但办学历史短、文化积淀浅、区域位置偏等先天条件不足,而且受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生源层次、管理模式、教学水平、办学传统等方面的局限,因此难以培养出高层次、高水平的理论型人才。因此,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要从自身条件出发,扬长避短,本着发展自身特色、做大自身优势的新路子,与老牌本科院校“错位经营”的策略,走校地合作的新型办学模式,培养“地方用得上、留得住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二、基于校地合作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改革
       应用型本科人才是介于学术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之间的复合型人才。具体而言,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岗位,直接从事解决实际问题,维持工作正常运行的高级技术型人才。这类人才具有形成技术应用能力所必须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应用各种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相当的智力含量。在人类社会劳动的链环中,他们处于工程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之间,所以国外也有称之为中间人才(Middle Man )。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核心要素,也是校地合作的核心基础。
       校地合作办学最大的特色在于突破了高校在内部管理方面形成的封闭特征,引入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促使高校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后勤保障的考核与评估机制与市场经济接轨,与地方社会接轨,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市场化。校地合作办学使地方政府真正认识到依靠科技发展社会生产力,依靠人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校地合作办学的理念下,地方政府积极参与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过程,并成为重要的决策参与者,配合高校对其发展定位、校园建设、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建设、办学特色等问题进行统筹规划,使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相适应。校地合作有利于增强高校办学、教学应用性、地方性,也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在培养目标上,要求培养职业道德优良、知识面宽、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较高创新素质和较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能胜任某一专业岗位、适应一群岗位、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逐步建立和深化“校企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深化和完善“产学结合、订单培养”和“半期理论、半期实践”工学交替等多种模式。
      在培养规格上,强调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第一,在知识结构上,每个毕业生都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技术科学基本知识;具有计算机和网络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方面的知识;具有一定的管理和人际关系知识;系统掌握必需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第二,在能力结构上,每个毕业生都具有良好的基本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应用能力);系统掌握专业的基本技能;初步的创业能、较强的就业能力和职业能力。第三,在素质结构上,注意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勤奋工作的职业道德素质;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从事本专业领域所应具备的专业素质。第四,将国家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有机结合,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
      在课程教学上,以“两个满意度”为指导。“以学生满意度”优化课程结构,广泛听取学生意见与建议,突出专长课模块的设置;以就业为导向,开设以研究为主的研究型课程和以实现与企事业单位无缝对接的创业性课程,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特长来选修。以“行业、企业满意度”调整课程设置,向用人单位调查、了解专业的知识结构、各方面知识的合理比例、各门课程开设的先后与衔接,构建以工作过程要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学院聘请有关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参与专业建设,组织课程建设团队,改革教学内容。
      三、基于校地合作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实践
      (一)校地合作办学的路径分析
      地方性本科院校一般把主要发展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主要职能是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为此,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在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回报地方的基础上,厘清办学思路、研究办学定位,积极探索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合作共建之路,以寻求实现地方高校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双赢。
      校地合作总的建设目标是:坚持依托地方、服务地方、科学定位,加强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实施应用型本科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通过校地、校企、校际等互通合作,适应、服务、支撑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校地合作较好地处理了学校与地方政府、学校与市场的关系,有助于高校与地方社会全面合作,迅速融入地方经济建设的整体之中,为学校赢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现结合我国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具体实施状况,就其办学路径分析如下:
      1.“突出一个核心”,即以应用型专业建设为核心。坚持专业设置站在市场前沿,紧紧抓住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依托地方经济发展的重点行业和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社会适需型专业,改造传统专业,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如大连工业大学按照“前沿、交叉、急需” 原则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积极增设满足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专业,如新增通信工程、网络工程、工业工程等专业。
      2.“依靠两种力量”,即依靠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力量。紧密结合地方重点发展的产业,进一步扩大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的联合力度,实现与行业企业的教学资源共享,教学过程共管,共同建设专业,共同建设实训实习基地,共同确定职业标准、培养方案、课程内容和质量考核体系,让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的全过程,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学校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如池州学院利用区域内良好的生态和旅游资源,鼓励相关院系和科研机构扩大旅游、酒店管理、环境规划等相关专业的高端人才培养规模。
      3.“推进三大建设”,即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建设。逐步建立“校企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深化“产学合作、订单培养”和“半期理论、半期实践”工学交替等多种模式改革;实施“教授工程”、“博士工程”、“名师工程”、“双师工程”等人才强校战略,大力引进和培养既有坚实的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依托行业、企业,合作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注重校内生产性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的有机衔接与融通。
      (二)基于校地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鼓励高等学校适应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推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4]的指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抓住区域经济发展的契机,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办学效率。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应结合“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回报地方”的办学理念,努力做到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为一体,融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为一体,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与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文理通融,因材施教,坚持专博结合,培养T型应用型人才。
      1.“校企合作,以生为本”——人才培养新目标。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担负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重任,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必须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方向。校企合作要求高校做到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对接,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对接,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对接。学校可成立由市政府领导、校领导及校内外专家组成的“学科专业建设小组”,研究学校学科建设和地方产业的发展,引导学校拓展学科方向,打造特色专业,为地方经济发展搭建人才支撑平台。
      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有相当分只能在实际工作场所才能获得,尤其是一些重要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某些难以言传的经验和应变方法,只有在现场环境中才能学到。所以,学校必须与行业、企业密切合。学校与社会相结合,师生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地方院校要进一步贯彻“完善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的指导思想,根据地方经济建设、企业发展的需要调整课程设置,培养当地企业急需的中高级人才。
      地方应用型本科在“校企合作中”本着以需求为导向,按企业生产的自身规律来研究学校的专业设置和教学模块,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据学生的智能结构和智能类型,采用适合的培养模式,去发现学生的价值、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竭尽全力地为学生成才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企业对职业需求是最了解的,学校只有与企业结合,才能真正了解教学改革的内容和重点,因此学校应积极主动地与企业建立联系。
      2.“注重实践、复合培养”——人才培养新机制。“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应“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地方院校可根据以上指示及“产学研合作”的需要,积极参与地方政府的相关规划的制订,主动承担一些产业尤其是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的重大项目和课题,把“注重实践、复合培养”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突破口。根据“产业+企业+专业”的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与产业对接、与职场一体”的思路,走“以学为主,工学结合”的发展之路。形成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项目和任务为载体,以企业生产工艺流程为主线的工学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校地合作办学有利于增强学校的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合作办学,学校与整个地方产业界展开广泛的合作,使高校能够更准确有效地选择科研课题和科技开发项目;高校主动地了解企业的需要,根据社会生产的实际需求设置专业、制定课程计划、修改教学内容,通过产学合作为企业提供服务,使在校大学生得到更多深入企业实习实训的机会,真正实现校企双方共赢,学生受益。
      3.“产学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新途径。产学合作的核心是教育,主体是学生,关键是结合,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社会与生产的适应能力。工学交替顾名思义就是课堂学习和生产岗位做工交替进行,通过工学交替模式进行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企业文化、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素质。“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有二:一是学生就业有针对性,顺利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缩短了就业链条,节约就业成本,真正实现“零距离”上岗。二是用人单位能找到真正符合岗位需求的人才,解决了新进人员因“水土”不服,往往需要较长时间适应期的问题。
      学校专业要对接地方产业,就必须及时地掌握地方政府在想什么,要准确把握政府的产业规划,选派骨干教师到政府部门挂职,准确把握政府的产业规划,在办学中主动调整专业结构,以适应政府的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学校专业要对接行业企业,就必须实施“走出去”和“请进来”策略,主管领导和一线教师要走进企业单位,灵敏感知市场动态,因时施教,摆脱人才培养的滞后痼疾;学校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应多向地方行业企业“借脑”,引入企业的参与和监控,一出一进为校企合作找到了保障机制。
      当然,“产学合作,工学交替”也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如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方面较多地征求企业的意见,但实施起来却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文化知识的学习和专业理论的学习没有得到完整的延续;学校的管理也存在缺位现象,有的甚至完全靠企业管理。尤其是一些合作企业未能认识到“工学交替”潜在的价值,单纯地把实习生作为廉价劳动力,不能调动学生对工作的兴趣和激情,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被动地完成实习任务,个别学生甚至擅自逃离实习岗位等等。
      4.注重质量,以用为先”——人才培养模式新评价。应用性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本质属性,培养应用性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有两个评价尺度,一个是学校内部的评价尺度,另一个是社会的评价尺度。学校内部的评价标准主要以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整体上是否达到学校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而较少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社会评价则主要以毕业生的质量作为评价依据,同样不太关注学生素质的发展。地方院校应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要求,“开展由政府、学校、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通过注重实践环节教学、加强校企无缝对接、开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应用型专业等措施初步建立了科学的、多样的、应用型的人才质量评价标准。
     关注学生的发展,完善学生成长记录,做好综合素质评价。根据“以用为先”的要求,建立更加紧密的校企联合办学机制——共同进行专业建设、共同开发实践课程、共同建设实训基地,深化与地方企业的“订单培养”合作,力求培养的人才上手快,动手能力强;具有较好的工程意识,注重技术实施和技术运用,善于解决生产和管理一线中实际问题,能够被地方用得上、靠得住、留得下。
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主要承担将科学研究理论成果转化为现实社会生产力过程中二次转化的知识教育,也就是将研究型人才、工程型人才设计出来的图纸、计划、方案等变成现实的生产力的知识教育。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秉承着“把知识传授给广大的民众,使他们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经济、生产、社会、政治及生活方面的问题”的教育理念,通过走校地合作之路,积极探索、改革和实践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目标、新机制、新途径和新评价。
(何根海,安徽池州学院院长、教授、安徽池州247000;谭甲文,池州学院教育系讲师,安徽池州 247000)
参考文献
[1]何根海,刘国庆.池州学院实施校地合作共建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09(04) .
[2]鲍道苏.教育专家谈地方高等院校改革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4-11-02.
.
[3]麦茂生,吕 力.市域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1):138
[4]温家宝.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10-03-16.
[5]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北京:人民日报,2010-06-07.
[6] [1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2/28/content_13069032_12.htm .
[9]庄华洁,等.创新产学合作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06(09):75,76.
[11]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文集[A],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9,55.


* 本文系作者主持的安徽省高校重大教改计划项目”地方应用性本科院校校地合作共建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池州学院为分析对象”(项目编号:2008JYXM014)阶段性成果之一。

关闭

Copyright 2022 版权所有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学院地址:山东省莱芜高新区山财大街1号邮编:271199电话:0531-76268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