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增强道德认同感。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的行为准则与规范,能够判断行为的正当与否,具有认识、调节、教育、评价和平衡的功能。鼓励公民“从我做起”,积极抵御道德失范,杜绝见利忘义、损公肥私、欺骗欺诈,仅靠舆论宣传和说服教育还不够,要发挥法治的保驾护航作用。
法律和道德都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是规范人们思想、行为和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康德说过:“法律是调整人的外在行为,而道德则规范人的内心活动。当人们心中的道德失落甚至沦丧时,就会无法无天、肆意妄为。”虽然道德的产生与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同步,法的产生晚于道德,但多数情况下,法律义务与道德义务一致,法律所禁止的,也就是道德所否定的。如果没有法治的保障,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文明,也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不会有社会的和谐、安定与团结。
以法治为基石,要求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依法行政。依法行政对行政行为的作出设置了条件与限制,在保障公民权利免遭公权力侵害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是现代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也是我们推进法治、维护社会清明和谐的重要抓手。依法行政,要求切实加强权力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伦理道德建设,以政府守法带动公民守法,以政府诚信带动整个社会的诚实守信。职业伦理和诚实守信,不但要求依法办事,更在法律之上提出了一套更为严格的道德准则。倘若权力机关的工作人员不能依法行政、依法履行管理职能,为了部门利益、地方利益、个人利益而不顾公民权利和公共利益,甚至以权谋私、朝令夕改、无视法律,那么法治的底线会一再被突破,道德的底线也就丧失殆尽。
以法治为基石,要求我们培育公民的法律信仰。法律信仰作为现代法治精神的内核,其形成和发展是历史进程的结果,也是人们有意识地选择和培育的结果。对公众法律情感的培养,可以激发他们对正义、公平、自由、人权的追求和向往,培育他们对法律的高度认同,从而培育规则意识。一方面可以使法律得到普遍的尊重和遵守,另一方面通过惩治不道德的违法行为,增强公民的道德意识。公民是守法的主体,也是道德的主体。自律与他律的完美结合,最终促使公民将遵守法律作为自己的道德要求。马克斯·韦伯说:“公民的普遍服从法律是法治实现的道德要件”。而法治秩序的达成反过来又会促进社会道德水准的提升。每一个公民都知法、懂法、守法、护法,那我们国家的道德水平、民族素质就会得到明显提高,公民就会获得高度的认同感,会对国家、对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意识,会积极参与社会管理,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将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方能使法律文化植根于中国文化,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有了法治的保障,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才能一以贯之,尊老爱幼、团结互助才会蔚然成风。
以法治为基石,还要求加强法治监督,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要在法治背景下完善我国的行政组织法,健全监督机制,加强监督力度。借鉴域外经验,着重构建以民意和舆论监督为基础,以权力机关为主导,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公众和媒体等多方有序参与、相互配合、共同促进的监督体系,尤其要充分发挥媒体、公众的民主监督功能。要大力提倡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创新机制、畅通公民的表达渠道,加强政府与公民的良性互动,通过监督,及时查找和反映法治建设、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法律得以实施。加强问责制度的建设,明确问责事由和问责条件、全面拓宽问责领域、完善问责程序、健全官员复出制度,在法治监督中确保道德建设的各项内容得到贯彻落实,真正使各项规范得到社会成员的共同遵守。在监督与被监督的过程中,使公民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坚持正义、呼唤良知。(禹竹蕊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研究助理、四川警察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