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网站!

本站首页 >> 思想教育 >> 正文

苏志刚:和而不同

作者:         编辑:          责任编辑:         发布日期:2013-03-08         来源:         点击量:
 

曾有记者采访苏志刚,问他想要办什么样的学校。不曾想,他一语惊人,“如果把普通高校比作汽车,我更愿意我们的学校做拖拉机。尽管最次的汽车都比拖拉机跑的快,但拖拉机的作用却是汽车不可替代的,比如说耕地。”

这是典型的“苏式”幽默,让人会心一笑的同时,不免被他的冷静和睿智所折服。在这位有着十余年职教经历的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校长看来,职业院校不需要跟普通高校盲目攀比,而是要坚持自己的道路,凸显不一样的价值。

正是凭借如此独特的眼光和“不走寻常路”的坚持,苏志刚把一所普普通通的中专校历经十年磨砺,成为全国高职院校中具有鲜明独特的国家示范校,诠释了从创业到创新再到创优的核心价值观。

他说,他给自己的定位是做一名职业校长,为了学校发展必须竭尽所能,一切都只在于此。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我刚创办这所学校的时候,从中专升格到高职,看上去是提高了,实际上生源的质量下降了。80年代,很多人争着读中专,比上高中还难。后来,很多中专升格为高职,随着高校扩招,生源完全发生了变化,加上企业对这类学校不了解,学生也有所疑虑,为了更好地了解高职教育的规律,那个时候我就做了两个调研。”采访伊始,苏志刚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十年前的那些光景。

他说的两个调研,其中一个是关于学生生源结构。1999年,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明了迎来了870名第一届高职班学生,苏志刚对他们做了一次心理普查。结果发现,75.6%的学生缺乏自信心。

“这些孩子心里认为,因为自己是差生,所以才来职业学校就读。他们当时问我最多的两个问题:一是本科生都找不到好工作,我们职校的学生会有好工作吗?二是,这所原来中专升格上来的学校像一所大学吗?”随着当年情景一幕幕映入脑海,苏志刚言谈之间开始变得严肃,因为,高等职业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从一开始就是全方位的。

第二个调研,苏志刚将调研目标对准了学校的出口——企业,结果却让他大吃一惊。当时企业里75%80%的工人是农民工,整个企业管理层里大专学历以上的不到10%。提及原因,企业家的回答简单直接,“企业不欢迎应届毕业生是因为再培养成本很高,我们更愿意招有工作经历的人”。

今天看来,如果说第一个调研中学生们的悲观情绪让苏志刚深深体会到了肩上的责任重大,而第二个调研中企业家的一番话却让苏志刚对高职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只要人才培养质量到位,企业不会不欢迎职业院校的毕业生。

归根结底,人才培养定位很关键。

“可以说,两个调研直接影响了我十多年的办学理念。那个时候,我就给学生一个承诺,只要你愿意到第一线去工作,就会有饭碗等着你,关键是自身定位要明确。”苏志刚深有感触的说。

接下来,他告诉记者另一件事:学校与台资企业敏孚机械公司、宁波海天集团等企业共组了一个董事会,实行董事会管理体制。当时,敏孚机械公司委派总经理来兼职做系主任,开办了学校机械专业的两个班,该专业的教学计划、培养方案都由企业为主来制定,课程教学则由企业协助实施,两个班的学生轮流到企业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学工交替”。三个月过去后,一个令传统教育人很尴尬的事情发生了,在企业待过的学生跟其他在校生一起上课时,课前会主动将桌椅摆正,上课纪律严明、听课认真,相比之下,其他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则表现的差强人意,动手能力和主动性都不足。

这给了苏志刚很大的震动,他很快意识到与企业合作的办学模式更接近市场需求,高等职业教育真的不能按传统的模式办,如果那样一定是没有出路的。

为此,他旗帜鲜明的提出,高职教育不能照搬传统的教学模式,要立足于高职教育类型办教育,加强自身建设,联合企业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于是就有了他的“拖拉机”理论,“不要去羡慕汽车,只要把拖拉机造好,将来自动化了,就会有我们的市场,有我们的立足之地,有我们的出路,高职教育就具有不可替代性”。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要专注做自己的事”。可以说,从产生这个想法开始,苏志刚一直坚持这样的办学信念,并且将其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

办法总比困难多

提及学校管理模式,苏志刚坦言没有什么秘籍,用一句他最信奉的话概括就是“办法总比困难多”,这也是他引以为豪并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我给中层干部的要求是七个字‘忠诚、敬业、有办法’,只有对教育忠诚,对事业忠诚,对学校忠诚,你才会对国家忠诚,对人民忠诚;必须要想清楚是要去赚钱还是要做老师,既然选择了做教师就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要爱岗敬业;如果忠诚、敬业都做到了,还要有办法。困难面前,要善于思考,主动出击,寻找破解的办法”。这可以说是苏志刚的管理心经,虽简单却实用。

学校升格后,面对一没经费,二没设备,三没场地,四没师资的窘境,他不等不靠,带领教学团队主动出击,联合企业办专业,创新“学工交替”的办学模式,一举实现了“借助企业的设备、场地、师资,用企业的标准培养专业人才”的目标。对于创业之初的这段成功经历,他笑言是歪打正着。但正是这种“歪打”,让学校成功走出了困境,“办法总比困难多”不仅成为学校创业的“妙招”,而且成为学校管理的宝贵经验。

正是在这一理念引导下,苏志刚带领的管理团队,以提高质量为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紧紧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需求,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致力于培养“企业首选的学生”,在发展中壮大,在壮大中争先,从而凝练成了独一无二的发展理念:创业——走出传统的教育模式,校企合作、政校合作;创新——开发了实训课堂、企业课堂、校园课堂、社会课堂等新型课堂模式,成功大学、思源基金、名片工程、班级项目化等新型课程;创优——坚持特色,创建国家示范院校,培育更多的特色品牌专业,名师和名学生。

如今,最让苏志刚感到自豪的是学校拥有一支敢打硬仗的管理团队,“我们的干部什么都能做,什么苦都能吃,岗位轮换再多也没有问题。专业建设也好,师资队伍建设也好,只要肯去找市场、找企业,总是能找到破解问题的办法”。

漫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校园,你会发现整个校区和开发区数字科技园融为一体,实现了很多职业院校梦寐以求的“企业真实环境下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生是最好的名片

“只要你是宁职院的学生,你就是学校的名片”!这句话道出了苏志刚的学生观,也体现了他对宁职院上万名学子寄寓的厚望。

在他看来,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是党的事业成功的基石,一所学校的成长、一个团队的成长和一个人的成长同样需要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因此,对于如何让学生成为学院闪亮的名片,如何让宁职院的学生成为企业的首选这个问题。他认为,首先要培养学生干部的职业意识和能力,要让学生干部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职责,并要身体力行,要时刻明白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和精神面貌为广大同学服务。

“传统的教育把这些孩子推到了另一种教育类型里,并对他们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使得他们觉得到高职学校来很没面子,感觉很沮丧。针对这一点,我们在整个课程体系的设计中不急于安排新生上专业课”。苏志刚说。

为此,在新生入学之后,学校会专门安排24周的时间,帮助学生转变观念。而新生们的第一课,通常由苏志刚亲自来讲,“我明明白白地告诉这些学生:你们高考或许没有考好,但是,就像人有左右手一样,左手看上去你是‘差生’,右手看起来你却是国家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落脚点依然是人才。我把这些也告诉老师们,作为老师必须要做到两点:第一,从内心里像迎接人才一样去对待我们的学生;第二,要让孩子们知道自己是人才”。

平时,苏志刚很喜欢与学生们交流,每个学期都要对辅导员们刻意强调,必须指导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帮助他们了解自己未来可以做什么。然后,请一些成功人士或企业家校友回母校讲课,告诉他们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并把这些内容逐步渗透到课堂中,帮助他们慢慢走出高考的阴影。

这个做法,苏志刚形象地称之为“成功大学”,“我们专门有校领导负责这个项目,并由学校设计了一套‘成功教育’的课程。这是我们面对新生采取的第一个措施,必须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否则学习就没有积极性”。

其次,他力主让学生到企业里面去感受,去体验未来真实的工作环境。为此,新生进校后的第二个阶段是在企业完成的。这个阶段对学生有什么好处?苏志刚认为,最起码学生对“劳动”以及未来要从事的岗位有了一个清晰的概念。

结果,有的同学到企业后发现所有生产设备的说明书都是英文的,将来要想胜任工作就要懂英文,就主动跟老师讲回校后要加强英文学习。这样一来,学生们原先不爱读书、不想读书的陋习主动被克服掉了,为学校第三阶段开展的教育教学扫平了障碍。

与此同时,针对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自困难家庭的现状,苏志刚专门成立了“思源基金”,以帮助学生们摆脱后顾之忧,在校安心学习。当了解到部分家庭困难学生产生了自卑情绪,他安抚学生,“家庭贫困不难为情,借钱也不难为情,因为几乎所有赚钱的企业都是靠贷款赚钱,关键是你有没有自强自立的决心,以及你将来有了钱以后有没有反哺的爱心。有了这两个‘心’的话,你尽可向‘思源基金’申请资助”。

记者了解到,目前学校有15%的贫困学生,思源基金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学校没有出现一例因贫退学的学生。尤为可喜的是,受资助学生的反哺率很高,基金会当初的构想逐步得到了实现。

可以说,从打造国际学院合作培养人才,从引进国际证书培养高端人才,从以服务外包学院为平台培养全国顶尖物流信息化专业人才,到阳明学院中高职衔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让我们真正发现了苏志刚和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魅力所在。

 学会借力发展

从国家高职示范校申报开始,苏志刚和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就有这样的认识:高职院校要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技术技能人才,就必须要走一条与传统高校不一样的人才培养道路,必须用行业的标准、企业的场地、企业的设备,联合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共同培养人才。

为此,苏志刚明确提出,学校给教师们确定的工作量中要有三个主要内容:教学、科研、服务。他认为,没有科研能力的教师,不可能当大学教师。学校的教学一定要采取职业教育的方式,学校的科研一定是能够直接应用的技术。而在学校提供的服务当中,也包括三个内容:第一服务好学生,第二服务企业,第三服务社会。

在这个背景下,为了弥补学校自身的不足,苏志刚提出了整合资源,借力发展的办学思路。具体来说,一是借企业之力,二是借高水平研究人员之力。

“我们与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宁波经信委共建的数字科技园基本上是一个分校区,而且就在宁波北仑港开发区里,享受开发区的政策,所以园区的名字叫开发区数字科技园。园区围绕当地的产业设立了科技研究所,通过入驻园区的企业,把高水平的研究人员与校内的老师结合起来。”他告诉记者,所有入驻这个园区的企业,需要做到两点:第一,要带学生,所有的企业必须要有学生参与实习实训,作为一门课程来教;第二,只要能够让老师参与科研的企业,就给予税收和房租的优惠。

“以前,我们买不起上千万的设备,请不起高薪的企业师傅,现在通过引进企业,条件就基本具备了。学校虽然没掏钱购买设备,但用学校的场地资源换取企业的技术和设备资源,用企业完全真实的项目提供给师生们做,提高了师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这就是借力发展的思路”。苏志刚不无自豪地说。

近年来,职业院校普遍树立起校企合作办学理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深入,教师队伍建设质量不断提升,学生就业率逐年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也不断扩大。但是,其中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其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由于没有建立起稳固的校企合作双赢机制,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还不够高,学校缺乏在制度层面推进校企合作的顶层设计。

在苏志刚看来,这需要政府、企业、学校的共同努力。国家通过立法,大力鼓励企业参与合作教育。可以在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中,规定对参与合作教育的企业以税收优惠,在合作教育中作出特殊贡献的企业给予奖励。地方政府可通过制定《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的方式,推进合作教育的深入开展。

他进而指出,职业院校可以通过创新合作教育制度,来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通过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来提高合作教育的质量。例如,通过创新教学管理制度、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学生评价制度等,来适应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通过制定深化校企合作的考核办法,来明确专业、教师、学校在合作教育中的责任;通过建立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激励机制,对到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为企业解决重大技术问题、开发新产品等取得重大成绩的给予重奖,将实践技能考核与岗位实践能力要求有机结合,校企共同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行考核。

记者了解到,如今,学校将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的管理权和考核权交给了宁波海天集团。集团承担了对学生的培养考核,合格后会发集团的考核证书。

对此,苏志刚认为,学校把实践教学考核权交给企业,这是校企深度合作的一个方面。由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拟定核心课程的考试标准和细则,开发考试题库,实施教考分离,校内考核企业人员参与,企业为主考核专任教师参与,校外实践课程以企业为主评定,对达到行业标准的学生颁发证书,解决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要求与企业用人要求的适应问题。

实践表明,学校通过这样体制机制的创新,实现了校园、课堂形态的转变,实现了教师教学方法和要求的转变,进而促进了评价方法的转变。比如课堂形态改变,现在学校里不仅有企业课堂、理论实践一体化课堂,还有以完全实践为主的课堂。毫不夸张地说,学校通过开门办学把企业引进来,又把课堂延伸到企业,从而实现了学校借力发展的又一个境界。

登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在闲暇之余,苏志刚经常不自主地回顾学校发展的点点滴滴。从当初的艰难办学到如今的国家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十余年的付出,收获的难道仅仅是规模上的发展和一个个荣誉?在采访的尾声,他向记者吐露了心声,“我反复思考学校这些年走过的那些路,撇开学校规模发展不说,在这一过程中很重要的是积淀形成了我们的价值观,概括起来就是我们的校风—和而不同,和校训——勤、信、实”。“这才是我们最大的财富。”他不无感慨地说。

对于学校未来的发展,他提出了“让宁职院学生成为企业首选”和“打造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益的一流高职院校”的目标。凭着他对高职教育事业的那份信念、那份执着,我们相信,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定会迈向新的成功!

关闭

Copyright 2022 版权所有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学院地址:山东省莱芜高新区山财大街1号邮编:271199电话:0531-76268220